close

關於《京戲啟示錄》

先後發表《萬里長城》、《莎姆雷特》兩個作品的「風屏劇團」,團長李修國屢敗屢戰,堅持要推出新作《梁家班》。《梁》劇的故事靈感來自李修國那位堅持做手工戲靴的父親,從一個戲靴師傅的角度,看見四年代梨園行衰頹的過程。雖然梁家班仍試圖重整旗鼓,改革傳統戲曲的表演形式,但仍因時代變遷,家國動盪不安,這群欲振乏力的戲子伶人無法改變現況,只好各奔東西,梁家班也宣告解散。

李修國經由這個作品來表達對父親的追思,並在戲中扮演自己的父親,透過角色與自我對話,在真實回憶與虛構故事交雜之中,對戲劇與人生有了更深刻的體認。不料,風屏劇團紛至沓來的人事糾葛、舞台上層出不窮的烏龍事件,讓李修國在排練中疲於奔命,心力交瘁。最後,在李修國的真情告白之下,所有團員如夢初醒,決定要在離開劇團之前,完成一個共同的心願——原來,在《梁》劇裡,梁老闆一直想改良京劇,但在劇本裡他沒有實現,他希望在《打漁殺家》裡加上一段戲:一群漁民在河面划船,兩幫人在水裡打鬥的大場面。這個夢幻的場景,竟然就在所有人齊心協力之下,在首演之夜奇蹟似的發生了……

 961124屏風劇團的京劇啟示錄


 


About李國修:

從電視喜劇紅星,轉型成為編、導、演全才的劇場人,李國修創立屏風表演班竟已20個年頭。儘管缺乏企業資金奧援,又受到文化環境不成熟的嚴苛挑戰,他仍一路堅持,持續穩定地推出一齣齣動人的戲劇,只因時時謹記父親的庭訓:「人一輩子能做好一件事,就功德圓滿了」。

編導的話---【回頭看未來】編導/李國修----

人的記憶肯定經不起歲月的流逝,時間越久遠記憶越模糊!漸漸地,我們失去了回憶的能力;甚至我們開始懷疑那些曾經真實發生的過去是確有其事?還是根本沒有發生過?

一個戲班子在舞台上搬演一齣戲,戲裡戲外都在反映戲臺下的人生即景。我喜歡在舞台上藉一個戲班子的故事影射台灣這個社會;我偏好「戲中戲」的題材,因為我始終認為舞台上戲班子的人情世故就是這個時代的縮影。自1989年《半里長城》、1992年《莎姆雷特》至1996年《京戲啟示錄》完成「風屏劇團三部曲」。

2007年,重製公演《京戲啟示錄》,內心更多了一層追憶,一份沈澱。這些年不停地創作,不停地發表演出,反覆浮現腦海的問題是:「為什麼要演這個劇本?」「這個劇本跟這個時代有什麼關係?」---屏風表演班在戲臺上扮演「風屏劇團」;風屏劇團在舞台上彩排《梁家班》;梁家班在勾欄上排演改良傳統老戲《打漁殺家》。風屏劇團團長李修國因彩排中斷,回憶起中華商場與父親相處的那些陳年往事。中共文革時期樣板戲《智取威虎山》竟然就是兒子鬥死老子的歷史背景。三條戲劇長線、兩條戲劇短線,多重時空、交錯敘事的《京戲啟示錄》跟這個時代有什麼關係?

一棟被拆掉的建築物中華商場跟你童年被拆掉的老家有什麼差別?它再度拆掉了你曾擁有的過去;梁老闆以不倫之戀代替自己混亂的心境,尋求慰藉的出口,和現今社會的兩性關係,又有什麼分別?李修國不願學唱戲,學做戲鞋跟你不想繼承父親苦寒的行業有什麼不同?——這個時代誰還在乎傳承?……滿滿一舞台的戲,戲裡儘是往事與回憶,戲外是風屏劇團也無力抗拒劇團裡的人事紛爭,是不是這個社會各行各業共有的現象?在戲臺下的您除了心中暖起的感動之外,是否也蕩漾了自己的回憶?!是否也在《京戲啟示錄》層層蒼涼的故事中,得到一絲生命的啟思。

願《京戲啟示錄》成為您未來悠遠的回憶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IKI-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